2020年3月17日

古代官员嫖娼扫黄那些事

作者 小戒

?

从商朝到明朝,嫖娼不犯法,作为税收对象,持证上岗。尤其是明朝。但到了清朝,就得分情况了。

在清朝,嫖娼有时犯法,有时不犯法。道光年以前,京师盛行像姑(俗称鸭子),妓女基本是没有的。

雍正行法家严苛清肃之政,乾隆继承祖上意志,深得与罪恶势力撕逼之奥义。于是下圣谕说:“此四恶者,劫人之财,戕人之命,伤人之肢体,破人之家,败人之德,为善良之害者,莫大于此。

但他自己却屡屡下江南,统共去了六回,回来撒尿就分叉了。

然而对于那些拿着俸禄的国家公务员,想寻花问柳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。

娼妓业发达,自然会让有节操的人感叹世风日下,于是,抓嫖扫黄也是很自然的行为。这里,我们讲述三则古代官员这方面的趣事:

王安石利用干部作风问题,来打击异己

王安石此君不好女色,个人操守近乎完美,据说有人晚上悄悄送上美妾侍寝,都被王安石呵斥出去。但这类人对待个人理想有着极其偏执的狂热,如果有人胆敢阻碍王安石的新法推行,那么对不起,打击异己绝不留情。

由于宋朝法律规定,官员是不允许召妓的。如果官员被揭发出来涉足此类场所,眠花宿柳,直接会被弹劾丢官,政治前途不保。因此,王安石也不止一次利用“扫黄”、“抓嫖”等手段将这些拦路石搬走。

早在宋仁宗的时候,有个人叫祖无择,与王安石同为知制诰,替皇帝起草诏书。按照当时的官场规矩,知制诰草诏是有稿费的,叫“润笔”。

结果,理想主义青年王安石坚决不收润笔费,不仅不收,还将钱挂在翰林院的梁上,以示清高;但祖无择很自然的将润笔费收下花掉了,结果导致王安石对祖无择厌恶起来,小账本记在心头。

到了神宗登基,拜王安石为相,强力推行新法,导致民怨沸腾,社会动荡。王安石为此做了一首《咏雪》诗:“势大直疑埋地尽,功成才见放春回。村农不识仁民意,只望青天万里开。”直言那些个村野匹夫看不懂我下的这盘大棋,只怪他们图样图森破。

祖无择看到这首诗后,显露出自己“公知”+大V的秉性来,顺手回帖一句:“待到开时,民成沟中瘠矣!”由此王安石对祖无择怀恨在心,暗中吩咐当检察官的亲信搜寻祖无择的罪证,要将这个人搞倒、搞臭。

自古就不缺一类人,整日琢磨领导的心思,然后用尽手段给予满足,借此获取欢心,向上攀附。下面的人知道王安石想要搞掉这个不和谐的祖无择,便安了一个罪名:“祖无择知杭州,坐与官妓薛希涛通”。意思是说,祖无择在杭州当太守时,曾闹出嫖娼的丑闻,那个妓女叫薛希涛。

王安石一听来了精神,这类桃色新闻对官员绝对是大杀器啊!马上将祖无择关押起来审问,顺便抓了妓女薛希涛,要她指证祖无择嫖娼。

可千算万算,还是没想到,这位薛希涛女士不是一般的妓女,任凭办案人员软硬兼施,严刑拷问,就是不肯指证祖无择,直到被榜笞至死,祖无择总算逃过了一劫。

王安石抓嫖,固然是为了“整人”,但祖无择也的确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,够得上生活作风腐化堕落这一条,只不过幸运的是,薛希涛对他一往情深,致死不肯背叛。不知如今那些因情妇举报落马的官员,会作何感想!

明宣宗的扫黄运动,阵风吹过落叶依旧

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,祖父是明成祖朱棣,从小深得朱棣的喜爱,也跟着朱棣多次征讨蒙古。朱瞻基登基以后,大力重用贤臣,比如明代著名的“三杨”(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)、于谦、周忱等人,可谓政治清明,经济繁荣的一段时间。加上父亲明仁宗,两代皇帝,虽然在位时间都不长,但也被史学家们称为“功绩堪比文景”,史称“仁宣之治”。

除了政治经济上的丰功伟绩,明宣宗还有一件事足以载入历史,那就是开展了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的“扫黄”运动。这事发生在宣德四年,也就是公元1429年秋天,刚刚而立的明宣宗,已经发觉社会风气日益萎靡,官员热衷于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中,这也造就了娼妓业十分发达,甚至于还出现了研究、评价妓女的《嫖经》,被作为狎妓指南的畅销书见于市面。

作为有着大志向的一代明君,他当然无法忍受这种腐化堕落的风气蔓延整个朝野,于是下令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黄运动,力图重振世风,严明法纪,阻止帝国官员继续沉迷于这种荒淫生活中。

他是怎么扫黄的呢?其实手法没有什么新意。主要是查封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妓院,废除了两京十三省经营多年的官办妓院制度。同时严令御史对各级官员的品德进行严格监察,一旦发现敢顶风犯案者,严惩不赦。这种禁令不仅用于在职的官员,而且对那些准备报考国家公务员的莘莘学子们,也要求不许有嫖娼之举,发现者不予录用。

扫黄运动如狂风暴雨,曾经夜夜不眠的酒楼会所一下子变得萧条起来,很多繁华的教坊女司都被拆除,处于荒废状态,繁荣无比的娱乐行业就此不复盛况。当然,和宋代一样,对待民间的娼妓业,并没有什么限制,毕竟在当时,这还是一个合法的行当。

朱瞻基的扫黄,不是为了彻底将娼妓业终结,而是禁止官吏嫖娼行为,让为官者能够洁身自好,注重形象,将更多精力放在利国利民上面。因此,此次扫黄并没有根除娼妓行业,只是对官员们起了一点威慑作用而已。

不过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虽然在如此紧张的当口,官员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出入妓院,但在家中还是有着家妓陪侍,照样风流快活,这也让政府无法彻底查处。

如果治病不能除根,只是减缓症状的话,那在短暂的压制之后必然会带来更强烈的反弹。宣德十年(公元1435年),38岁的明宣宗驾崩,一起带走的还有强制扫黄后有所好转的吏治和社会风气。在一阵整风运动过后,大明朝的官僚们又走上了寻花问柳的老路,而且更甚。

抓嫖需谨慎,容易摊大事儿

雍正年间,有这么一档子抓嫖事。北京城有一个姓梁的守备人员,身手敏捷,擅长擒获大盗。一次九门提督召见他,问道:金鱼胡同有位妓女叫三姑娘,势力很大,你能把她抓来吗?梁守备说:当然能,需要三十个人手配合。提督答应给他足够的人手,同时说道:不擒来,抬棺见我!

梁守备让三十人埋伏在三姑娘所在的妓院周边,随时待命。自己偷偷观察里面的动向,这个时候,发现有两个丫鬟带着一位少年进屋,不一会,四个丫鬟簇拥着一位绝色佳人也进屋来,此人正是三姑娘。只见几人在歌舞音乐的伴随下,喝酒畅谈,直到最后,三姑娘领着少年进了卧室,熄灯。

梁守备跳入寝室,正要擒拿,三姑娘见状,顾不上穿衣服,就拦腰抱住他,低声说:谁派你来的?得知是九门提督后,三姑娘说:提督前来拿人,还能有漏网的吗?只是请让我穿好衣服,并送给梁某明珠四双以示答谢。

穿好衣服后,三姑娘从容问道:你带了多少人来抓我?梁说:三十人,都在门外环伺。姑娘听闻道:赶紧进来,不要被我所牵累,并命人立即烹羊炮兔,让这些人吃饱喝足了。

而这个时候,梁守备心里一直惦记要抓住那个神秘的嫖客,于是向前要揭开帐幕一看究竟。三姑娘连忙摆手道:不要乱来,这是朝廷某大臣的公子,事关国体,我已经遣人带出地道了。提督如果迁怒与你,我愿意承担全责。

第二天早上,三姑娘就和梁守备一起坐车去公署交差,快要到的时候,看到迎面有人快马赶到,送来一份提督亲笔信给梁某,上面写道:昨天情报有误,速速释放三姑娘,不要冤枉好人!

梁守备吓得赶紧下车,准备把昨晚上的明珠奉还。可三姑娘笑而不受,正在这时,来了十二人马接三姑娘回去。第二天,再去妓院侦查,发现人去楼空了。

多年以后,已经老去的梁守备,回忆一生职业生涯,感叹道:擒拿盗贼不在话下,唯独是捉拿三姑娘那件事,至今想到都心有余悸,感慨万千!

?